• 平面设计作品1《Pinktopia》

    粉红乌托邦-女性气质不是罪

    我们长大的世界里,太多声音在告诉我们什么是“正常”:

    “男生要阳刚点。”

    “只有小女孩才喜欢粉色。”

    “娘娘腔”

    这些话无意识地规训并且伤害着拥有女性气质的男性甚至女性群体。

    Pinktopia 是我为“温柔的男孩”做的一个梦。它的起点,是一首为叶永鋕写的歌——《玫瑰少年》。他是一个因为性别气质而被霸凌、最终失去生命的男孩。这个项目,是我对他,以及所有因“不同”而被误解、被压抑、被要求改变的人的回应。

    通过书籍、黑胶唱片和手机界面的设计,构建了一个名为 Pinktopia 的理想世界。这里,粉色不再是性别的标签,温柔不是软弱的代名词。每个人都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,说自己想说的话,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
    Pinktopia 想传达的是:

    我们不必迎合主流定义的“男性”或“女性”。

    每种气质都值得被尊重。

    而我们,都值得被温柔以待。

  • 平面设计作品2《Wind Demon》

    风魔降临,土地有灵

    我来自新疆,一个被沙漠与干旱环绕的地方。

    童年时,我亲眼见过沙尘吞噬农田、水源枯竭、植被退化……沙漠边缘的生活,是干渴与生存的拉锯。

    《Wind Demon》是我对这片土地的回应——也是一次将环境议题、神话叙事与艺术表达交织起来的尝试。

    我创造了一个虚构的“沙之守护者”——风魔,象征自然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惩罚。

    在风魔的神秘仪式中,我们重新思考:人类究竟该如何与自然相处?

    作品包括一套融合了地图、罗盘、图腾与卡牌的装置和游戏系统,

    它既是一场“沙漠神话”的视觉剧场,也是一种呼吁人们重拾敬畏之心、正视土地危机的艺术表达。

    我希望这件作品能够引发更多人对荒漠生态的关注,不只是停留在环境问题的讨论,而是感受到一种来自大地的提醒与共情。

    这段旅程邀请那些关注生态、热爱艺术、或对人类与自然关系抱有好奇心的观众,一起倾听沙漠的低语。

    这是一个关于沙的寓言,更是一场来自大地的警告。

    我们不能再忽视沙漠的声音。

  • 平面设计作品3《TASTE NAAN》

    一块馕的故事,也可以很时尚

    在新疆,馕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传统主食,它有丰富的口味、悠久的历史,也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情感。


    但当我们走在街头,看见披萨、汉堡、面包以现代包装、年轻品牌形象出现在咖啡馆与外卖平台时,馕却仍停留在超市货架上的塑料袋和牛皮纸盒里。正是这种包装与表达方式的缺失,让馕被误解为“旧”“不够精致”,也让新疆丰富的饮食文化被低估、被埋没。

    Taste Naan》项目正是一次文化焕新的尝试。

    我从馕的视觉形象出发,打造了一个融合传统与潮流的品牌系统,用现代设计语言为它赋予新的面貌。无论是包装设计、文创延展,还是拍摄推广方式,我希望人们重新认识馕,也重新看见新疆饮食背后的文化自信。

    Taste Naan 不只是一款食物的“翻身仗”,

    它是以一块馕为起点的文化讲述 ——

    让更多人愿意“带走”、愿意“分享”,愿意透过它走近新疆。